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第六次大事紀(第八周)

經延B 郭俊毅 02151242

台東知本濕地規畫種電 荒野協會批扼殺生物生存權利


時間:2017-11-05 12:40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 ╱即時報導出處:https://udn.com/news/story/7328/2799055?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內文:
台東
縣政府規劃在知本濕地建置226公頃的「太陽光電教育示範專區」,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及台東野鳥學會認為濕地因人為破壞少,共有170種植物、200多種野生動物,生態豐富,是許多鳥類南來北往的中繼站,若選在此處設置太陽能光電,不但失去「綠能」的意義,更有扼殺生態的疑慮。

「知本濕地」過去是知本溪舊河道,現在仍擁有天然湧泉、豐富生態,兼具濾水和防洪功能良好的濕地,是國際鳥盟認證台東縣唯一「野鳥重要濕地」,也是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被當地人稱「夢幻湖」,以往有瀕臨絕種的黃鸝、東方白鸛及灰胸秧雞等,都來此過冬,是台灣冬候鳥遷徙路徑上重要棲息地。
台東縣長黃健庭日前在台東縣議會第18屆第6次定期會施政報告中,宣布將在知本濕地建置「太陽光電教育示範專區」,讓許多人十分訝異。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長林義隆表示,擁有湧泉、濕地與草原複合型的知本濕地,被記錄的鳥類就超過200種、植物也有170種以上,珍稀鳥類與生態多樣性在全國數一數二,但過去台東縣政府漠視,未被評定為法定濕地加以保護。若知本濕地用來種電,全國用電最少的台東縣,將成為全國最大集中式地面型太陽光電開發區,不但破壞了原有食物鏈,鳥類不再棲息,「生物都有生存的權利,縣府作法等於是扼殺它們生存的權利」。
林義隆說,台東縣要以觀光發展,生態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濕地保護更是國際主流,英國擁有1/6的賞鳥人口,到台東賞鳥只挑蘭嶼和知本濕地,每人每天平均花費1萬台幣,可見知本濕地有其觀光價值。
台東縣議員洪宗楷說,知本濕地沒有人為破壞,是許多台東人約會、觀察生態的好地方,會盡快協助將此區域畫設為濕地公園,保護濕地生態,未來若能順利設置,將是最臨近公路的濕地公園。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今天辦理記者會,表達反對台東縣政府在知本濕地設置「太陽光電教...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今天辦理記者會,表達反對台東縣政府在知本濕地設置「太陽光電教育示範專區」。記者潘俊偉/攝影

心得:
在現在開發主義至上的世代,彷彿只有開發才能對這世界有所貢獻,但從這個案子看來似乎也不是有所貢獻,而是一種不知所云的政策。當世界各地都在發展自然文化教育等等時,中華民國的官僚還是一昧的認定只有開發能解救台灣,而忘了一些更根本的東西,我們是誰。唯有清楚自己是誰,才能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濕地作為一種不可能在破壞後回復的土地,有太多價值可以去探討,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在一片濕地上訴說,土地的過去,動物的探險,以及對於地球的過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