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第十次大事記


05114223政二B吳芷妤

新聞出處:上下游中心
時間:2017/11/30
記者:劉怡馨


營建署統計北市違章拆除率3.36%,宜蘭何時拆違建?縣府:沒有回應


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日前接受《上下游》專訪時曾表示,「台北拆百分之一的違建,我宜蘭就拆違規給你們看」。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數字,台北市今年1-9月已經拆了3.36%的違建,陳金德是否會把宜蘭違規全部拆掉?宜蘭縣政府對此表示:「沒有回應」


宜蘭縣議員薛呈懿:身為縣長不應亂喊數據

針對陳金德「台北拆百分之一的違建,我宜蘭就拆違規給你們看」的論述,宜蘭縣議員薛呈懿表示,「可以理解縣長實際上不是這個意思,但是身為一個縣長這樣亂喊數據並不合適,而且不論台北市今天違建拆了多少或都沒拆,都不應該影響宜蘭要不要拆的態度。」

台灣農村陣線理事長洪箱則說,「我覺得那個人(陳金德)講話不能信,為什麼要跟台北比?陳金德只是拿台北當保護傘。」


薛呈懿表示,「陳金德對於農民土地財產權益的論述有它的道理在,但我認為作為縣長,他不應該把目光狹隘的放在土地財產權,應該放在整個農業產業、社會,去看土地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未來發展性,再來去談整個農業措施對策。」
薛也說,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嚴峻問題,所有國家都開始注重如何保護資源,像是水、空氣、糧食等,「只有宜蘭到現在還把糧食用地不斷變成一次性利益的建築用地,就只能賺這次,房子蓋下去就沒有其他作用了,改善農業狀況才是根本」薛表示,「縣長說稻田如果這麼珍貴為什麼沒人要,但他有什麼本事講這句話?政府就是害稻田價格變低的人」政府應該要去輔導農民,扶植整個農業產業。

洪箱:這一代的農民有土地賣,下一代要靠什麼?


洪箱也表示,農民沒有辦法養活自己必須賣土地,政府也有責任,「這一代的農民有土地賣,那下一代呢?他們要靠什麼?如果可以誰想賣地?賣地是很無奈的事」,這些農民會窮,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問題,一直打壓農民,甚至滅農,而且宜蘭現在土地價格一公頃三千多萬,這都是政府把土地價格炒熱,實際農民真的不貪心,只求溫飽就好。
對於陳金德提出農舍不應該是唯一配置而是最適配置,薛呈懿表示,「縣長指的合理是什麼?」農舍就是為了務農、農業所需而興建的房舍,「我們認為的合理性,應該是為了讓農業更好的合理,農舍臨路臨側才能保有最完整耕地面積,如果移去其他地方就是要做非農業使用,我們看到太多違規樣態都是這樣,以農用之名行非農業之實。」
薛強調,宜蘭縣政府臨路臨側方案說法,非常站不住腳,只要踩在「為農業發展而談」都不是那麼回事,如果談的是房地產,那或許就是陳金德這樣的說法,兩者出發點完全不一樣。


心得:
政府在政策上面的實施,應該都從人民的角度出發,新聞中談到農業土地的問題,有太多的政府認為把土地轉換投資房地產或是建設其他的公共設施,這聽起來是好的,但實際上,將農民一生的資產以低價買來,使他們沒有維生的工具或是農田,就算拿去建設公共設施,也不會讓人民有多大的滿意度,也要思考建設這個設施是否有成效,新聞內容主要是針對陳金德在訪談上提到的宜蘭違規跟台北違建,兩者怎麼和為一談,也是令我好奇的部分,要是今天可以隨意如此這樣講話,我們要有地方政府幹甚麼,地方政府變得像是用來跟別人角力的工具,而不是為人民努力的行政機關。未來的趨勢將會朝農業發展,我認為事有可能也是必然的,因為面對未來的環境問題,或人口爆炸所造成的糧食不足,這時農田就成了大家的救命糧食,要是不在現在為農業盡一份心力,要等何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