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第二次大事紀 政二A 孫筱棠

中國計劃2030年 核電廠突破100座

時間:2017/10/05
出處:摘錄自2017年10月2日中央社報導
政二A 孫筱棠 05114157

南韓媒體報導,中國大陸目前已有38座核電廠,且另有19座正在興建中,目標是在2030年擁有超過100座核電廠,成為全球核電大國。以此計算,若要達成上述目標,中國大陸至少需要再完工啟用62座核電廠,其中包括43座目前尚未動工的新廠。
除了國內需求,中國大陸還大力出口核電工程及技術,其中包括興建中的巴基斯坦核電廠,取得訂單的羅馬尼亞、阿根廷核電廠,以及簽訂合作備忘錄的肯亞、埃及核電廠。
形之下,傳統核電大國美、法、英三國的核電發展卻出現停滯。其中,美國目前雖擁有99座核電廠,排名全球第一,但自1979年三哩島事故後,幾乎未再興建新的核電廠。
至於核能發電比重名列前茅的法國,在現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上台後,便計劃在2026年前,將核能發電比重從目前的75%大幅降到50%;而最早發展商業核能發電的英國,目前正把新建核電廠工程交給法國、中國大陸、日本及德國業者。
心得:
從文章中可見,中國未來將設置一百座核電廠,平均每年設立八座,是一筆十分可觀的數量。在這個發展快速的時代,能源問題一直是我們需迫切處理的狀況之一,而核能發電只需少量鈾235即可產生大量電力,十分有效率。但是衍伸而來的核廢料以及輻射、污染等議題又該如何解決?

國際上評價中國對核廢料的處理相當高,中國對中低污染的核廢料採用冷卻固化處理,並埋在淺地層的處置庫里。而高污染的核廢料則是先把乏燃料送到處置場進行玻璃固化,之後再放到至少500米深的地層內埋掉。將核廢料埋在永久性處置庫是目前國際公認為最安全的核廢料處置方式。(西方社會因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政府不容易找到核廢料永久存放地,因此傾向在中低放射性核廢料庫中暫時存放。)

近年來大陸核廢料的存放地已經幾乎沒有空間容納如此大量的核廢料(18座核電廠、35座核子反應爐)。估計2020年,大陸核電站所產生的核廢料將達到13.8萬噸,而數字將會只增不減。此時中國官方又該如何解決這項問題,將成為大家所關注的焦點。在努力實行國家發展之餘,應該要在環境跟發展中取得平衡,而不是肆意妄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