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第一次大事記

政二A 劉醇陽 05114145
中國外賣平台提供無餐具選項 
商家配合意願低
時間2017年9月27日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摘錄自中時電子報報導
新聞內容
近日外賣快餐盒的污染問題成為中國輿論話題,中國兩大外賣平台於是日前在APP平台上添加「無需餐具」選項,但商家配合度不高。
美團外賣今年啟動「青山計畫」,設立首席環保官一職,鼓勵用戶參與「自備餐具」活動,減少筷子、餐巾紙等免洗餐具的使用,同時為承諾使用「環保餐盒包裝」的餐飲企業,增加環保標識與篩選項,消費者可一鍵篩選。
餓了麼則啟動「藍色星球」計畫,在新版APP的下單確認頁添加「無需餐具」備註選項,並為選擇「無需餐具」的用戶提供積分獎勵,還將開設環保專區,供用戶使用積分認領荒漠公益林、兌換環保購物袋等。
但陸媒報導,環保選項試行效果並不理想,部分商家寧可在用餐者的口味偏好上花心思,比如少糖、少油、不要香菜等,但是對於放不放筷子的問題,則抱著「寧可多放,也不可少放」的心態,擔心因為附餐具而必須再支出人力跑一趟。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規定在重點地區設立回收點,餐具並盡可能使用可分解材質,而消費者也應有環保自覺,願意以自己很小的麻煩換取大環境的改善。
心得隨著外賣產業的興盛,免洗餐具和塑膠袋大量使用所造成的垃圾汙染問題也開始孳生,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要解決這樣的巨量垃圾,除了上述企業的作為,其他報導中亦顯示中國已有部分學校開始嚴禁外賣進入校門,並規定校內的食堂和商店不得使用免洗餐具和塑膠袋。這樣的具體行為雖目前仍未見顯著成效,但由此可見有越來越多組織、人開始重視垃圾汙染的議題。其實不只中國,全世界都正面臨著一樣的問題,就如同我們身處的台灣,也因為夜市以及外食文化的盛行而製造了龐大的垃圾量,這也是很值得我們去注意、未來要去改善的。我覺得,我們應該小從學校的教育,大至政府的政策都多去宣傳環保觀念,提升人民對環境的關懷與重視,讓大家都有「改善地球環境就從自己做起」的想法,才是可以最根本地解決問題,並且對地球永續發展最有幫助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