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河再度大崩裂 冰層面積創歷史新低
時間:2017年9月28日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摘錄自蘋果日報)
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的南極半島拉森C冰棚(Larsen C),7月才剛和南極大陸脫離,崩裂出史上最大的冰山。近日又有南極冰河發生大崩裂,且崩裂面積達266平方公里,是近兩年來南極的第二次冰河大崩裂。
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的衛星觀察專家萊爾米特(Stef Lhermitte)周六(23日)表示,據地球觀測衛星「哨兵1號」(Sentinel-1)傳回的照片顯示,南極的派恩島冰河(Pine Island Glacier)發生大崩裂,向阿蒙森海(Amundsen Sea)內裂出長方形浮冰,而後逐漸碎裂。
此外,科學家也發現,南極今年的冰層面積是有紀錄以來同期最小。尤其今年3月的冰層面積只有約207.5萬平方公里,9月的面積約1801.3萬平方公里,兩個數據都打破1979年以來同期最低紀錄。
心得: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碳以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即使有各項公約的制衡,暖化的速度仍超出人們的預期,因為公約的各個簽約國並沒有全心抵抗暖化。在川普上任以來,環境保護更是迎來了巨大的挑戰,因為他退出了巴黎協議。美國可是碳排世界第二的工業大國,當美國不遵守了,又有多少國家會遵守?
而氣候變遷不只在南極帶來影響,連帶北極也災情慘重。北極熊的棲地與食物越來越少,導致北極熊自相殘殺、沒有地方休息而累死。而許多冰封已久的航道也都已經開通,或許對經濟是大利多,但這只是惡性循環,越發進步的經濟將只會讓氣候變遷的速度越來越快。
是時候讓暖化踩剎車了,該有決心對環境進行保護了。不能再一味地發展經濟,否則人類的歷史可能就要毀在自己手上。我想政府應適度抑制破壞環境的工業、獎勵鼓吹環保的企業主,積極開發替代能源,對民眾宣導能促進環保的生活方式以及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