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非法捕撈 歐盟看到台灣積極作為
時間: 2017/10/13
出處:摘錄自2017年10月12日中央社報導
政二A 孫筱棠 05114157
歐盟對台灣非法捕撈行為發出黃牌警告屆滿二年,期間台方積極提出修改漁業法與改善監控等措施,歐盟看到各項作為將派員到訪,台灣有機會最快在年底脫離黃牌。
歐盟在2015年10月1日宣布,將台灣列為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llegal、Unreported、Unregulated,IUU)漁業」不合作第3國警告名單,也就是黃牌名單,要求台灣改善,否則將列為不合作國家,並可能祭出漁業貿易制裁。
過去2年在台灣與歐盟合作下,台方積極改善,就遠洋漁業法律架構、監控措施、漁獲物可追溯性及國際合作多面向,進行10多項行動計畫。
歐盟近期將派官員訪問台灣,評估執行打擊國際IUU漁業政策的進展。台灣方面樂觀看待在政府近年交出的努力成果下,有機會最快在年底脫離黃牌。
心得:
非法捕撈的問題不只在台灣情況嚴重,在其餘地區如:南美洲國家如厄瓜多(鯊魚)或是在西非(歐洲國家、韓國、中國都曾去該地區非法捕魚)都十分的嚴重。在2014年,甚至有報告顯示:「IUU捕撈最接近的估值是每年100至235億美元。」——佔漁業捕撈總量的18%。為了要打擊此一行為,聯合國也發起行動設立綱領,希望各國家一起守護危危可及的海洋資源,並給於違規的國家制裁。我認為,也許在這樣的制度下能夠稍稍緩解並保護海洋資源,不過該如何維持好的狀況並復育已經破壞的部分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動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