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第八次大事記

政治分水嶺出現了! 「脫煤者聯盟」氣候大會成軍

時間:2017/11/17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16日在德國波昂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一個承諾迅速淘汰煤炭的新聯盟宣布啟動。這個聯盟被形容為「政治分水嶺」,分水嶺之後,煤炭的「黑暗時代」將快速結束。
這個「脫煤者聯盟」(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由英國和加拿大領軍,墨西哥、紐西蘭、丹麥、安哥拉等19國宣示加入。聯盟的目標是年底前募集到50名成員。
波昂氣候變遷遊行終點,以黑色氣球拼出「End Coal」——終結燃煤。攝影:駱書玉

給川普當頭棒喝 英、加號召終結燃煤

英國氣候部長佩里(Claire Perry)表示:「這個聯盟將向世界宣告,煤炭的時代已經過去。」目前煤炭供給全球40%的電力,燃煤引起的空氣污染每年造成全球80萬人死亡。英國是第一個承諾停止使用煤炭的國家,目標是2025年。但英國煤炭發電比例已經從2012年的40%下降到2%。
加拿大環境部長麥肯納(Catherine McKenna)表示:「(燃煤)有其健康和環境成本,但當再生能源價格暴跌時,我們不需要付出這樣的代價。」
當被媒體詢問對川普政府在波昂的唯一貢獻就是推廣煤有何看法時,麥肯納指出,再生能源在美國提供25萬人工作機會,而煤只有5萬人。她並指出,這是屬於乾淨能源的時代:「煤炭市場已經大不如前。」
但麥肯納強調,依賴煤維生的社群確實必須獲得幫助和照顧。基督教援助組織代表阿道(Mohamed Adow)說:「這是美國兩大盟友——英國和加拿大,給川普的當頭棒喝。」

煤炭仍是亞洲電力基礎 澳洲拒絕加入

目前聯盟成員有斐濟等不使用煤炭的國家,也不包含燃煤大宗用量的亞洲國家。亞太區最大煤炭供應國澳洲自然是拒絕加入。但E3G智庫執行長馬比(Nick Mabey)表示:「這個聯盟的發起是個政治分水嶺。現在各國政府已經瞭解煤是夕陽產業的現實。煤的使用只有減少一途。」
聯盟也受到氣候風險最脆弱國的歡迎。馬紹爾群島環境部長保羅(David Paul)說:「煤是目前控制暖化1.5°C的最大的單一障礙,不用我多說。控制暖化才能給像我們這樣的國家生存的機會。」
稍早,馬紹爾群島總統海涅(Hilda Heine)表示對於澳洲繼續追求燃煤感到非常失望:「我們是鄰居,他們應該意識到小島國面臨的問題。」澳洲綠黨議員班特(Adam Bandt)認為澳洲「是我們許多鄰國的生存威脅」。不過他表示,澳洲政界支持脫煤的聲音遍佈整個政治光譜。
但澳洲環境部長弗里德伯格(Josh Frydenberg)表示,煤炭仍是亞洲電力基礎,2040年將提供約1/3的電力。目前,煤炭提供澳洲約75%的電力。

德國脫煤有望? 梅克爾致詞迴避挨轟

德國也不是聯盟成員。16日當天,要求德國淘汰其重污染燃煤電廠的壓力大增。經合組織(OECD)的新資料顯示,德國化石燃料補貼2014至2016每年都在增加,高達39億歐元。另一份G20同儕審查報告顯示,德國認為只有兩種化石燃料補貼需要被取消,兩者都是歐盟規定要淘汰的補貼。
英國海外發展研究所代表惠特利(Shelagh Whitley)表示:「德國正在補貼氣候問題,並表示不會停止補貼。」美國石油改革國際組織成員道卡司(Alex Doukas)說:「德國應該為自己感到羞恥。」
德總理梅克爾15日在氣候峰會上發表談話表示,因應氣候變遷將決定人類的命運,並敦促加速行動。但是她卻沒有宣布淘汰煤炭,受到強烈抨擊。
民眾抗議梅克爾的氣候政策睡著了 攝影:駱書玉
民眾抗議梅克爾的氣候政策睡著了。攝影:駱書玉。
不過德國隨時可能宣布脫煤。梅克爾所屬的基民盟(CDU)正在談判一個三方聯盟新政府,16日晚上談判結束。基民盟和自由民主黨提出2020年關閉十個煤電廠,但綠黨要求關閉20個,以使德國達到其減碳目標。
脫煤者聯盟將鼓勵新的脫煤承諾,利用融資和共享技術以及最佳實踐來鼓勵其他國家淘汰無碳捕捉措施的煤電廠。
註:截至波昂當地時間16日上午10時,加入的國家成員包括安哥拉、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斐濟、芬蘭、法國、義大利、盧森堡、馬紹爾群島、墨西哥、荷蘭、新西蘭、紐埃、葡萄牙、瑞士、英國。完整名單請參考:https://goo.gl/GZ6bZq
※本文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合作刊登

心得: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第21屆聯合國國際氣候大會(COP21),有近200個國家承諾減少自身的碳排放量,以阻止全球暖化並創造碳中和的世界,創造新的氣候歷史。然今年第23屆聯合國國際氣候大會(COP23) 於今年11月6日至17日在德國波昂舉行,本次會議將延續COP21的使命,各國將持續推動巴黎協議的目標,並在實施準則上達到進展。其中,美國人均碳排放量冠絕全球,卻於今年6月宣佈,將於2020年退出《巴黎氣候協議》,連同廢除「清潔能源計劃」及復興煤炭產業等舉動,環境政策出現嚴重倒退。其次,德國儘管被視為清潔能源先驅,今屆會議主辦國德國的環保地位近年備受質疑,其中燃煤仍是該國主要發電來源,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亦持續上升,加上不同黨派的氣候、能源政策存在分歧,令減排目標難以實現。綠色和平呼籲德國履行氣候承諾,盡早訂立淘汰燃煤時間表,以及推動汽車工業研發環保技術。最後,我認為巴黎氣候協定不只在那些以參與簽訂的國家,在各國領袖兌現他們的協定成若,同時在展示意願履行其協定,對於氣候變化則是有非常大的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