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第七次大事記

第七次大事記
工二B 陳朗逸 05116271
2017/11/19
新浪科技訊

全球一萬五千名科學家簽署聯名信:敦促人類保護地球

據國外媒體報導,全球超過15000名科學家聯名發佈了一份《致人類警告信》(warning to humanity),提醒眾人地球正身處險境。氣候變化、沙漠化、淡水減少、物種滅絕、人口爆炸式增長……都在對人類與地球的未來造成威脅。這封警告信最初撰寫於1992年,由1500名科學家簽署。信中指出,我們對自然世界的影響很可能導致「人類的悲慘結局」,並對地球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而在大多數仍在世的諾獎得主簽署這封警告信的25年後,全球科學界對地球未來的擔憂仍有增無減,人類未來恐怕更加慘淡。這封警告信通過網路發佈,並對原先的警告內容做了修改。除了臭氧層空洞之外(這一問題已穩定下來),1992年提出的每項重大威脅都愈演愈烈。

在此次發佈的第二封警告信中,來自184個國家的15000多名科學家表示,人類已經「開啟了5.4億年來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全球超過15000名科學家聯名發佈了一份《致人類警告信》,提醒眾人地球正身處險境。除了臭氧層空洞之外(這一問題已穩定下來),1992年提出的每項重大威脅都愈演愈烈。



  科學家指出,迅速增長的人口對寶貴資源的無節制消耗仍是人類面臨的最主要危機。在此次發佈的第二封警告信中,來自184個國家的15000多名科學家表示,人類已經「開啟了5.4億年來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許多現代生物都將從地球上消失,或到本世紀末宣告滅絕。」
  科學家們敦促,為拯救地球,人類應減少肉類食用、降低生育率、降低能量消耗、並使用更清潔的能源。「我們對物質的消耗驚人、毫無節制,且無論從地理還是人口分布而言都極不均衡。此外,我們也沒有意識到人口的飛速增長是招致生態與社會威脅的重要原因。這些都使地球的未來岌岌可危。」警告信中寫道。「人類未能適當控制人口增長、重新評估不斷增長的經濟的影響、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尋找可再生能源、保護動植物棲息地、重建生態系統、遏制環境污染、阻止生物滅絕、以及阻擋外來物種入侵,而這些恰恰是保護生態圈必須立即採取的舉措。」
  該警告信利用政府、慈善組織和獨立研究人員提供的數據,試圖提醒人們地球正受到「嚴重且無法逆轉的傷害」。

今年八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墨西哥灣死水區面積已達14000平方公里,為世界之最。圖中深紅色區域的海水含氧量最低(單位為毫克/升)。



2015年,Eco Experts公司利用世界銀行世界去森林化發展指標和生物多樣性數據,繪製了全球瀕危哺乳動物分布圖。



  他們還指出,會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的減少、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都是人類邁出的積極一步。此外,隨著教育水平提高,女性生育水平也在迅速下降。部分地區的去森林化速度也有所減緩。
  但現在需要由公眾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採取更加果決的行動。包括建立更多自然與海洋保護區,頒布更嚴格的野生動物偷獵與交易法律,開展更有成效的計生和教育項目,鼓勵素食主義,減少食物浪費,以及廣泛採用可再生能源及其它「綠色」技術等。
  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威廉·里普爾(William Ripple)指出:「有些人也許會選擇忽略這些事實,認為我們危言聳聽。而科學家的工作就是分析數據,預期長期後果。」
  他認為簽署了第二封警告信的科學家並非在嚇唬人。
  「我們正沿著不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越走越遠,而他們只是承認了這個明顯的事實。」
  「我們希望這封警告信能引發公眾對全球環境與氣候的熱烈討論。」

2015年數據顯示,英國有五種瀕危哺乳動物,主要為受到過度捕撈威脅的海豹和鯨魚等海洋哺乳動物,包括藍鯨、鬚鯨、塞鯨、北大西洋露鰭鯨等。



加拿大現有11種瀕危生物,包括某些鼠類、蝙蝠和狼。美國則有35種,包括巨型袋鼠大鼠(giant kangaroo rat)、印第安納蝙蝠(Indiana myotis bat)、黑足鼬、豚鹿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此前警告稱,截至2030年,預計全球將有1.7億公頃的森林消失,相當於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面積的總和。



  警告信中提出了25條負面的全球性發展趨勢。包括人均淡水量減少了26%,野生魚類捕撈量有所下降,海洋死水區的面積也增加了75%。此外,森林面積減少了3億英畝,其中大部分都被轉為農業用地。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鳥類和魚類數量更是整體下降了29%。全球碳排放和平均氣溫持續走高,人類數量增加了35%。
  但只要我們下定決心,仍有機會把地球帶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來。
  警告信作者們指出:「為避免地球被痛苦籠罩,為阻止生物多樣性大幅減少,人類需採取更符合環境可持續宗旨的行為方式。」
  「全球頂級科學家早在25年前就開出了處方,我們卻對他們的警告充耳不聞。」
  「很快,我們就將錯過重回正軌的機會,留給我們的時間正飛速流逝。」
  「無論是黎明百姓、還是政府機構,都必須充分意識到,生機勃勃的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為了全體人類,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我們有能力做出驚人的進步。」(葉子)

心得 :

        每一次看到一些與地球生態危機的報導,都有一點無奈。不論政府、富人、資產家,都把環境保護掛在口邊,在一些警告面後,均會約束一會兒。可是,一段時日,便回復本性。
        有人曾問我:「人類如果面對毀滅,你會怎樣做?」
        年少的我說:「會盡力阻止。」
        但,現在我看過一篇又一篇的報導,我只會說:「隨它去。」
        這不是因為我絕望、看開...,而是無力。我只可以當一個旁觀者,無法幫助整個局面。即使我盡一人之力,卻無法彌補眾人之力。只有真正的大限臨頭之時,才有一絲改變的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