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第八次大事記

政二A 劉醇陽 05114145

生態災難:雙11逾15億件包裹產生30萬噸垃圾

時間:2017年11月17日
出處:大紀元
新聞內容:
大陸「雙十一」購物節過後迎來物流高峰。官媒稱,超過15億件的包裹產生30萬噸垃圾。外界關注,「雙十一」造成生態災難。

今年大陸「雙十一」網購交易額再創紀錄,達1,68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的1,207億多出近四成。



據郵政局監測數據,「雙十一」當天,中國主要電商企業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8.5億件,同比增長29.4%。

「雙十一」掃貨之後是快遞大潮,官媒11月15日援引國家郵政局的信息預測,今年「雙十一」期間將產生超過15億件包裹,同比增長35%以上。

「雙十一」剛結束,在北京師範大學西門外快遞服務中心,滿大街待取貨物堆積如山,兩千多個「近鄰寶」智能快件箱,來取件的學生絡繹不絕,場面壯觀。路邊卸貨的順豐快遞員表示,最近業務量是平時的三到四倍。

在北京市西城區某居民小區內,樓下垃圾箱旁邊堆滿了包裝垃圾。環衛工說:「有的業主拿到快遞後,一邊走一邊拆,包裝袋也是邊走邊扔,到處都是。」

業內人士告訴陸媒記者,如果按業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的通常標準保守估算,今年「雙十一」期間15億件快遞,將至少產生超過30萬噸的垃圾。

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清潔焚燒中心的日處理能力為1,800噸,而這段時間,每日進場的垃圾均超過2,000噸。其中,紙板、塑料袋、氣泡墊、編織袋等數量明顯增加。

據香港《經濟日報》11月17日報導,今年雙「雙十一」購物節驚人的「爆買」力背後,伴隨著生態災難,有賣家為了搏好評精心包裝,製造了更多垃圾。

有大陸網民網購產品後拆解發現,網購一件商品隨時可製造20件垃圾。如,2條急凍魚共用了2個紙皮盒、1個膠箱、1個真空膠袋、2個防腐包、7條膠紙和1個透明膠袋;1個餐盒加2支餐具,共用掉2大張氣泡紙、1個發泡膠托、12條膠紙、2個紙皮箱、2個透明膠袋等。

報導稱,根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網購比實體購物製造更多二氧化碳,以2016年「雙十一」來說,在生產、打包和運輸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5.8萬噸,相當於258萬棵樹淨化的量,並產生了13萬噸包裝垃圾,其中回收利用率不到10%。

中國計量學院的《中國快遞標準化》研究中提到,每年因快遞包裝過度浪費的瓦通紙板約18.2萬噸,相當於年均砍掉1,547公頃森林,每年消耗約3億立方米的木材,且這些木材難通過回收再利用,生產過程中還會對環境造成新污染。

中國快遞協會副祕書長楊駿說,每年由快遞包裹帶來的包裝廢棄物達到百萬噸,帶來的環境壓力很大。

「綠色和平」表示,中國的「光棍節」(雙11節)對環境來說,不亞於一場「地球災難」。

心得:
在雙十一買東西來犒賞自己在近幾年來已經形成了一股搶購熱潮,中國最大的網購網站「天貓」,每年的交易數量也都一直有所突破。但在這樣龐大的商機背後,卻也因為包裝以及生產上的問題,製造出許多垃圾量,而且由於網購的關係,相對於實體店面來說產生了更多的碳足跡來運送貨物,為環境帶來許多壓力。
我認為,要解決這樣的現象只能靠消費者本身的自覺。我們不妨在購買物品的同時,多去想想這些東西是不是我們真的需要的?不要因為打折或者是其他優惠就完全失去了理智,這樣不但為自己省荷包,也可以算是為地球減輕一點點的負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