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第六周大事紀

政二B 黃欽子 05114218

彰化整治遭污染農地 代價11億


2017年10月19日中國時報

彰化縣被檢出重金屬污染土地已累積325公頃,整治經費龐大,2016年縣府積極爭取,中央已同意第1、2期共補助5億7000萬元,預計可整治225公頃,但要全數改善,尚有6億元待爭取,污染代價太高。 縣府2016年積極分期分區投入整治,恢復農業使用土地面積達16公頃,預計2017年底可再完成26公頃。
環保局表示,隨污染程度不同,低、中度採水平、上下翻轉混合和排土與客土法施作方式,及垂直翻土混合稀釋法,預計2018年3月竣工。 但和美鐵山、嘉犁等灌區、東西二圳等區,污染程度嚴重,排土預估6萬噸污染土壤得送處理場,還再回填新土,整治完成,預計得排到2021年。

心得: 
人類發展卻忽略了環境,等到想起時才發現傷害已經造成了,破壞之後才開時花時間人力金錢去挽回,但是破壞容易恢復難。像上次上課提到的,為了開發而打算把原來存在的礁石移位,然後再想辦法盡量復育,實在是本末倒置的處理方法。上頭提到花了11億來挽回破壞,與其讓這些經費在一開始就用到對的地方,在開發的時候就先減少傷害,就不用再後來不停地消耗資源來挽回。
希望在未來,能在開發的同時把保育、永續的概念納入,在一開始就減少破壞,效果肯定比破壞後再恢復要好,畢竟修補還是會留存著損傷的痕跡,那還不如一開始不要破壞才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