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灣全陷空污紅害 李應元賭兩年未達標就辭職
日期:2017/11/30
出處:台北訊/環境資訊中心,賴品瑀報導新聞內容:
29日從南至北,西台灣全陷一波空污紅害,各地民眾都對此相當不滿,30中午環保署長李應元出面,解釋環署與各地方政府即時啟動了空污應變機制,相關的改善也持續著。
「如果沒有達成,我會提出辭呈。」李應元宣言,明年520就任兩週年時,如果紅害站日數不能達到減少20%的目標,將會負起政治責任。
李應元更表示,如果未來仍空污減不下來,也可能對移動污染源改變作法,從鼓勵淘汰二行程、柴油車、免費大眾運輸,進而跟進國際禁用汽柴油車。
空污由南向北移動 29日西台灣全淪紅害
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解釋,29日一波紅害,是因為吹起東風、遭中央山脈阻擋,讓西部的擴散條件差,空污從南部開始從中部移動,且北台灣出現了一個低壓的渦流,雖然上午北部空品還並不差,只是多霧,但下午渦流與與中部的霾結合後,空污沉降在北部,因此晚間變成北部淪為紅害。30日雖然吹起東北季風,讓全台的空污稍微減緩,但高屏又再度出現紅害,預料還要持續兩到三天。
空保處處長蔡鴻德表示,因應這一波紅害,環署與地方政府都啟動應變機制,例如要求固定污染源減排、進行巡查等。
台電的降載,則是在29日凌晨興達電廠降載,但上午因為天氣炎熱卻無法再降載,直到晚間為了減緩北部的空污而降載了協和電廠。蔡鴻德表示30日由於天氣較冷了,因此有降載的空間,凌晨降載了興達電廠,上午並繼續降載興達電廠。對於移動污染源,則是提醒或祭出優惠,鼓勵民眾使用大眾運輸。
李應元表示,高雄、台中市政府的大眾運輸免費政策,環署將會繼續支持,若是空污仍無改善,環署也已經帶頭在內閣裡討論未來禁駛汽柴油車,目前包括歐洲、中國、新加坡等國都已經為空污進行交通管制了。
李應元更呼籲民眾,一起節能省下兩個火力電廠機組。李應元說,韓國首爾市民980萬人都可以聯手減少1萬度電的使用,等於減掉一座核電廠,台灣以六都的1600萬人來說,減掉兩座台中火力發電場機組約160萬度,也非難事,空污問題,應該全民一起出力,不能再讓台中、高雄的居民獨自面對。
心得:
筆者認為降低空汙這一價值固然值得追求,先排除不可或缺之民生用電,台灣處在亞熱帶國家,熱的時候很熱,冷的時候不冷,時不時的又熱起來,總讓人抓不著邊際,以火力發電為主的臺灣也不敢輕易的降低發電功率,要是天氣預報稍有個不測,民眾大量用電,便可能出現空前的限電危機,也因此要限縮發電廠的排放量會有些困難,所以政府便把減少排放量的目標放到相較比較能控制的運輸上,政府想藉著大眾運輸工具來替帶民眾常用的汽、機車,但身為一個通勤族我必須說,大眾運輸工具的便利性真的大不如私有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公車,對於公車班次不頻繁、數量少的地區來說真的十分不便,以我家為例,能到有捷運或是公車數量較多的地區只有兩班車,其中一部平均45分鐘才有一班,另一班公車平均25-30分鐘發一台車,雖說與其他地區相比勉勉強強算是方便了,但我主觀上認為還是對我生活造成了許多麻煩。
如果政府想藉大眾運輸工具取代民眾私有的交通工具以達成減少空汙的需求的話,進而用政策去強行限制民眾使用私有交通工具的權利,我想政府還必須在公車班次、數量方面多下一點功夫,不然至最後解決了少量的空汙問題,卻大大犧牲了民眾生活的便利性,得不到民心的政府也難逃丟失政權的結果,要如何在民眾生活的便利性與有效的降低空汙中取得一個新的平衡點將會是執政者必須解決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