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第九週大事記

新聞標題:保證不缺電?政院灌水備轉容量數據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7/11/10

新聞內容:
 8月大停電、3次限電均低 與事實不符
      行政院前天舉行「穩定供電策略記者會」,2019年起備用容量率將維持在15%以上。簡報中指出,今年備轉容量率為2.5%,但今年815大停電備轉容量已成負值,連同8月其他三次限電紅燈,均低於2.5%以下,甚至低於1.8%,明顯與事實不符,蔡政府「保證不缺電」政府粉飾數據又一樁。
      電力系統的「備用容量率」是當全國發電機組都可正常運轉,其總發電容量,扣除一年當中最高用電量,餘裕即為「備用容量率」;「備轉容量率」則是將當天故障、歲修、環保限制等無法發電的數值扣除,用於檢視某一天電力是否夠用。
      今年8月15日,電力供應低於用電量,全台大停電,備轉容量率已經是負值;若不計815當天,8月出現三次限電警戒紅燈,8月7日備轉容量率為2.34%、8月8日備轉容量率為1.72%、8月11日備轉容量率為1.77%,皆低於行政院公布的2.5%。
     從行政院簡報中可知,2017年至2025年,備轉容量率的數值,全是以備用容量率減掉5個百分點呈現。官員表示,過去備轉容量率大約比備用容量率少4到7個百分點,簡報則統一以扣除5個百分點。
無視今年3次限電  仍用預估值計算
     不過,行政院不只明年起的預估值扣除5個百分點,更無視今年已經發生過至少3次限電紅燈,仍用預估方式,呈現今年備轉容量率2.5%的假象。
     經濟部2012年核定,我國法定備用容量率為15%,當時備用容量率還有22.7%,隨著用電量成長,備用容量率逐年溜滑梯,到了2014年已跌破15%,去年更只剩10.4%。
     去年備用容量率10.4%不僅低於法定值,更灌水計入「實質除役」的核一廠1號機、核二廠2號機,讓備用容量率不具參考價值。
     行政院815大停電調查報告建議提高備用容量率至15%,前天公布的數據,今年扣除3部核能機組的備用容量率為7.5%;備用容量率已正常化,但卻改在備轉容量率上灌水。
徐國勇:815是倒塌事故 與備轉容量沒有關係
      【記者周佑政╱台北報導】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這個問題的前提與連結有問題,備轉容量沒有變負值,815停電是意外倒塌事故,與備轉容量沒有關係,不是因為這樣變負值。
心得:
      雖然我們都知道非核家園可以為人民帶來更好的環境、更安全的生活,但是在還沒有真正良好的、適合這塊土地的能源替代方案出現之前,我們勢必得為了用電問題傷腦筋。遊走在擁核與廢核的決定之中,考驗著政府人員的智慧,到底怎麼做才好?是需要細細思量的。當自己是在野政黨的時候,可以盡力反對政府施政,對執政者指指點點,但如果當自己成為執政者時,卻遮遮掩掩,這真的可謂是換個位子換個腦袋了。希望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能再加油點,一般百姓節約資源,而有能力成為在上位者的人能真正認真做事,而不是永遠互相推託,永遠罵別人最厲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