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第五周大事記

新聞標題:經濟與生態拉扯  重大開發爭議聲不斷
 (政四B 蔡昀珈 03114244)

新聞出處:中央通訊社

時間:    2017年10月14日

文字內容:
     大潭藻礁何去何從?中油規劃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卻因生態保育問題備受爭議,回顧過去開發案,有不少案例也因生態問題引起反彈,包含國光石化、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因應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台灣中油公司擬在大潭藻礁區(觀塘工業港)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但由於觀塘工業港擁有豐富藻礁生態系及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因此開發案也備受外界關注。
    開發案遇上環保爭議,觀塘港不是第一件,包含爭議多年黯然退場的國光石化開發案,以及各方奔走仍通過環評的國家生技園區開發案(即202兵工廠案)等,在當時也都引起社會大眾的反彈。
彰化國光石化開發案 多方反對後喊卡
    2005年,台灣中油與民間業者組成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國光石化開發案」,原預定在雲林縣興建石化工業區,後來因開發案被環保署環評專案小組建議進二階環評,便規劃轉往彰化濁水溪口海域、填海造陸超過4000公頃的工業區內興建。
    不過,濁水溪口的泥灘地海域不但是被聯合國列為最高保育等級的台灣白海豚迴游覓食棲地,更是彰化淺海養殖漁業區、國際候鳥重要的覓食生態環境,國光石化轉往彰化之後,被認為反而衍生更嚴重的環境衝擊問題。
    此案除了環保團體及在地民眾抗議,包括中研院院士、大學教授、作家吳晟、李昂、九把刀及音樂人陳明章等學術界、藝文界人士也都加入反國光石化連署行列。在多方反對及批評下,國光石化案終於在環評專案小組做成「否決」與「有條件通過」兩案併呈環評大會的結論,並在2011年時任總統馬英九宣示不支持國光石化開發案在彰化縣繼續進行後,黯然退場。
南港202兵工廠開發 環評通過明年落成
    2010年,中央研究院規劃將國防部釋出的南港202兵工廠做為國家生物科技園區使用,雖然中研院不斷強調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並非在202兵工廠新開發,而是在已開發的地方做規劃,在原有舊廠房的地區重建,做低密度開發及全區生態復育,但仍引起「生態與生技」的孰重之爭。
    當時,不少環保團體認為,開發案位址202兵工廠一直以來都是軍事禁地,意外保留完整生態,成為台北市的一塊淨土,應該保留給台北市民。作家張曉風更曾為此案下跪陳情並投書媒體,盼能保留202兵工廠沼澤綠地、停止開發。
    儘管國家生技園區開發案在各方人士奔走下而受到關注,但最後仍在2011年通過環保署環評大會的審查,預估107年5月全部落成啟用。
觀塘港環差案審查中 環團奔走救藻礁
    中油公司規劃在觀塘工業港建置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目前環差案仍在環保署審查中,但環團已多次召開記者會呼籲應該停止開發、呼籲中油公司應該另選場址,也要求農委會能將大潭藻礁區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以維護生態環境。
    國光石化、202兵工廠以及觀塘港環差案,同樣都因生態保育問題引起社會大眾注意,顯見拚經濟發展同時該如何兼顧環境及生態等議題,在環保意識日漸高漲的社會中已成為不可不面對的重大課題。

心得:
    經濟發展跟環境保護之間,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工業革命之後,人類來到了一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擁有了前人所無法體會的高品質便利生活,那都是仰賴著各式各樣機械的使用以及高度的貿易發展,而要使用這些機械就必須開採石化原料,除非我們揚棄這樣的生活回到原始時代或是找到替代的能源,否則我們將不可避免地必須破壞環境,大量的開採這些東西。而我們如要享受貿易、享受經濟生活為我們帶來的種種,我們也只能繼續對地球做出不可回復的傷害之事。
    說到底,人類在科技的到高度的發展之後,真的變得太過於貪婪了。不只要吃飽,還一定要吃最頂級的才好;不只要穿暖,還一定要穿最舒適最時尚的才行;不只要Iphone,還一定要最新款的才滿意,要是沒有這麼多無謂的慾望,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節省下許多的資源,少做點開發了呢?可惜想得很容易,很多人仍然是不會願意放棄下這些豪奢的想法的,那怕它們實行起來並不困難,那怕它們對人類的未來更有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