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事 關於石虎
哲學三 王貝予 04113057出處:http://e-info.org.tw/node/207796
時間:2017/10/09
內文:
埔里鎮人口最少、地理位置最邊緣、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里 ,有個和處境完全相反的名字──成功。
成功里是我眼中的一塊祖母綠。低度人為開發,至今仍保持完整的淺山生態環境。有溪、有山、客家村落、個性純樸,同時也是眾多野生動物 的棲息地。
當地沒有自來水,居民們都要自己解決飲水問題,挖井或者 是抽溪水。8月下旬,有一戶居民林紫鈴感覺飲用水的味道怪怪的,循 著水路去找,發現剛挖好的井裡頭有一具動物屍體。把它撈起來後,由於動物屍體已經泡在水裡腫脹,毛都沒了 ,開始腐爛;居民拍完照後,它就被棄置在一旁的溪床。
過了幾天之後,居民覺得不太安心,跟社區發展協會的徐福 宏理事長提起這件事。
當天(2017/09/ 01),理事長也覺得不太對勁,與我聯繫。傳了屍體照片給我看,並且詢問有沒有可能是石虎?照片裡的動物己經掉毛,憑外觀只看出是貓科動物,無法確 認。我跟特生中心的林育秀聯繫,並把照片傳給她看。由於事發的地點離我們知道石虎的分佈位置相當接近,讓我 感到憂心。
討論的結果,育秀希望能取得一部份的組織做化驗,然後將 屍骨先從河邊移到沒人會經過的路旁。由於接近開學,校內工作和會議頗多,抽不出時間。我向理 事長和居民聯絡,提出先將屍骨保存下來的請求。
過了幾天的下午(2017/09/ 07),我到成功里去拿這副屍骨。屍骨放在水桶裡頭,剪下來的一片耳朵用膠帶包著。回到宿舍,晚上七點。很怕遇到人,因為桶子裡裝的東西看起來不太正常、桶子散 發出濃烈的味道也不太正常。進到房間之後,深吸了一口氣,到浴室開始跟這副屍骨奮戰。
這不是我第一次清理動物的屍骨。蛆、爛掉的皮肉跟毛、混 濁的水。總之,就是臭。
弄到一個程度之後,晚上十點半跟育秀聯絡處理的進度。拍攝頭骨特定的部位,育秀看了之後,她初步判定是石虎的 頭骨。再與日本學者聯繫後,確認是石虎。
知道這個消息(2017/09/ 08),心情沈重。先前的擔憂都成真了。
跟理事長和發現的紫鈴大哥聯絡,他們覺得很遺憾。他們和我一樣,珍惜成功里的故鄉生態、期盼野生動物能有 好的棲息環境。
這是第一筆受困在人工結構物而致死的石虎案例。
這隻石虎跌進深五公尺用涵管做成的井裡。沒有明顯的外傷。屍體相當完整。為什麼會掉進去,則是未解的謎。
浸泡在水中的石虎骨頭還是得處理。紹華特地從高雄回來幫忙協助處理石虎的骨頭(2017/ 09/19)。刷刷洗洗的過程,我們開始去認識每塊骨頭,對應在石虎身 驅的位置。在這過程中,有幾個比較正向的想法:
一、幾個學期以來,社區保育課程進入成功里和居民共學, 這個過程是有意義的。
大學與地方共學是一種拉進更多單位關注淺山保育議題的方 法。這幾個學期持續著特生中心、雪霸國家公園、暨大、成功社 區發展協會之間的合作,相互陪伴,過程交心。
如果暨大師生沒有走進成功里,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和里 民們一同關心野生動物保育議題;那麼,這隻落井石虎會被 當成野貓被丟在路旁。我們就無法從這個經驗之中學習到人工結構物對野生動物造 成的影響,而使得我們日後更加謹慎。它的犧牲固然悲傷,但意識到它是一隻石虎,進行單位網絡 之間的聯繫,顯現出保育意識在社區裡的強化。
二、動物標本的製成,是一種技術。
標本製成的技術跟埔里之間的關係並不遙遠。1940到1970年代的埔里鎮,剝製業相當發達。現今 仍幾個達人級的標本製作匠師還在埔里。保育觀念的起興,讓他們的製成技術成為說不出口、不值得 提起的回憶。
在鄉下,路殺的案例不少,除了通報和寄送屍體到特生中心 之外;暨大的大學生好像可以透過課程的重新設計,跟在地 資源連結,再學到和其它大學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如何更以開放的心態,在社區、鄉鎮層級的環境教育議 題上,讓這些死亡的野生物種更能發揮意義,未來也要再思 考和提出方案。
三、辦公室的同事們對我做這件事相當包容。
其實,整個暑假,我總共處理了三件動物屍駭,不同的物種 ,都很臭。我用的方法很傳統,浸泡、腐爛、脫脂,然後再曝曬。意思 就是臭上好一陣子。謝謝接納我的任性,包容我。開學了,這種行為會收斂。
接下來,這副石虎骨頭會交給特生中心進行保存。在成功里的監測也會持續進行。至於造成石虎死亡的水井,也封了蓋,避免有其它的野生動 物掉落。
心得:
石虎在野生動物保育法中,已於2008年從第II級提升為第I級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但許多人從石虎的外觀誤以為其只是家貓,然而石虎之特徵辨別在於眼睛內側的白線以及身上毛色所呈現的斑點狀,且石虎的習性也與一般家貓不同,習於狩獵、不掩埋糞便。
石虎因應野生動物(流浪動物)與捕獸夾的生存威脅,以及「路殺」(被車撞)之次數導致石虎的生存出現危機,而其慘狀其實和人類生活的範圍與習性密不可分。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所做的任何開發與建設,一舉一動都是在破壞原有土地上所棲息的生命,更無說當國家決定在海邊建設天然氣發電廠時,對於海洋周邊的自然生態有何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追求便利、因應需求而向地球攫取更多的資源,但同時我們也是在壓迫其他物種的生存,我們總是思考著如何維持足夠的電力、擁有足夠的資源、享受更好的生活,其實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人類真的「需要」這麼多嗎?還是說我們只是「想要」而已。如果說我能夠選擇,我寧可選擇善待動物、環境友善、不製造垃圾、不噴灑農藥的生活,我願意選擇一個不便利的生活並嘗試做更多的努力,我願意選擇沒有核電的家園,因為我不願意為了某些需求與便利忽視掉承受廢核料的居民,與對環境可能帶來的傷害。
回到此篇主題,尚若我們對於自己所身處的「人造世界」沒有危機意識時,我們也就無法真正的去解決動物生存危機之問題,因為我們最多只能依循指示做到防範可能侵害動物之行為,其石虎也將在未來真正的絕種。
成功里是我眼中的一塊祖母綠。低度人為開發,至今仍保持完整的淺山生態環境。有溪、有山、客家村落、個性純樸,同時也是眾多野生動物
當地沒有自來水,居民們都要自己解決飲水問題,挖井或者
過了幾天之後,居民覺得不太安心,跟社區發展協會的徐福
當天(2017/09/
討論的結果,育秀希望能取得一部份的組織做化驗,然後將
過了幾天的下午(2017/09/
這不是我第一次清理動物的屍骨。蛆、爛掉的皮肉跟毛、混
弄到一個程度之後,晚上十點半跟育秀聯絡處理的進度。拍攝頭骨特定的部位,育秀看了之後,她初步判定是石虎的
知道這個消息(2017/09/
跟理事長和發現的紫鈴大哥聯絡,他們覺得很遺憾。他們和我一樣,珍惜成功里的故鄉生態、期盼野生動物能有
這是第一筆受困在人工結構物而致死的石虎案例。
這隻石虎跌進深五公尺用涵管做成的井裡。沒有明顯的外傷。屍體相當完整。為什麼會掉進去,則是未解的謎。
浸泡在水中的石虎骨頭還是得處理。紹華特地從高雄回來幫忙協助處理石虎的骨頭(2017/
一、幾個學期以來,社區保育課程進入成功里和居民共學,
大學與地方共學是一種拉進更多單位關注淺山保育議題的方
如果暨大師生沒有走進成功里,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和里
二、動物標本的製成,是一種技術。
標本製成的技術跟埔里之間的關係並不遙遠。1940到1970年代的埔里鎮,剝製業相當發達。現今
在鄉下,路殺的案例不少,除了通報和寄送屍體到特生中心
我們如何更以開放的心態,在社區、鄉鎮層級的環境教育議
三、辦公室的同事們對我做這件事相當包容。
其實,整個暑假,我總共處理了三件動物屍駭,不同的物種
接下來,這副石虎骨頭會交給特生中心進行保存。在成功里的監測也會持續進行。至於造成石虎死亡的水井,也封了蓋,避免有其它的野生動
心得:
石虎在野生動物保育法中,已於2008年從第II級提升為第I級的「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但許多人從石虎的外觀誤以為其只是家貓,然而石虎之特徵辨別在於眼睛內側的白線以及身上毛色所呈現的斑點狀,且石虎的習性也與一般家貓不同,習於狩獵、不掩埋糞便。
石虎因應野生動物(流浪動物)與捕獸夾的生存威脅,以及「路殺」(被車撞)之次數導致石虎的生存出現危機,而其慘狀其實和人類生活的範圍與習性密不可分。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所做的任何開發與建設,一舉一動都是在破壞原有土地上所棲息的生命,更無說當國家決定在海邊建設天然氣發電廠時,對於海洋周邊的自然生態有何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追求便利、因應需求而向地球攫取更多的資源,但同時我們也是在壓迫其他物種的生存,我們總是思考著如何維持足夠的電力、擁有足夠的資源、享受更好的生活,其實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人類真的「需要」這麼多嗎?還是說我們只是「想要」而已。如果說我能夠選擇,我寧可選擇善待動物、環境友善、不製造垃圾、不噴灑農藥的生活,我願意選擇一個不便利的生活並嘗試做更多的努力,我願意選擇沒有核電的家園,因為我不願意為了某些需求與便利忽視掉承受廢核料的居民,與對環境可能帶來的傷害。
回到此篇主題,尚若我們對於自己所身處的「人造世界」沒有危機意識時,我們也就無法真正的去解決動物生存危機之問題,因為我們最多只能依循指示做到防範可能侵害動物之行為,其石虎也將在未來真正的絕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