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第二次大事記(第四周)

經延B 郭俊毅 02151242

【遷村系列報導】環境迫遷 4項數據是證據

時間:2017年10月09日07:00
出處:蘋果即時(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1009/1216125/)

內文:
大林蒲、鳳鼻頭因環境因素走向遷村一途,當地的環境現況,外人難以想像,《蘋果》整理4個數據,讓讀者快速掌握現況。大林蒲、鳳鼻頭被中油、台電、中鋼及台船等近600家石化重工業工廠、多達800支煙囪包圍,社區裡的鳳林國小離中油大林煉油廠僅7、800公尺,離台電大林發電廠僅3.3公里。弔詭的是,《高雄市電子遊戲場業管理自治條例》規定,電子遊藝場應距離各級學校1千公尺以上,以維護學生身心健康。但這些工廠與學校的距離,有些甚至連1千公尺都不到。除了工廠環伺,大型車、特種車川流不息造成另種危害,據《南星土地開發計畫—自由貿易港區第一期環境監測計畫》,鳳北路與南星路口往中林路方向,平日尖峰交通流量達1668pcu/hr(小客車當量數/小時),中林路與沿海三路口往小港機場方向,平日尖峰交通流量更高達12224pcu/hr(小客車當量數/小時)工廠日夜運轉,加上川流不息的車潮形成移動性污染源,「南部反空污大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說,2016年10月至今年3月,小港PM2.5(細懸浮微粒)的平均值達49微克/m3,為高屏最高此外,「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執行《高雄地區(大林蒲)環境毒物健康危害之監測評估及對策研究》。調查結果也顯示,小港地區「苯」終身吸入性致癌風險,在孩童、青壯年及老年人的中位數,皆高於WHO建議的有害標準1.0x10-4(萬分之一),污染為全台最嚴重區域。(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心得:
在討論相關遷村議題的同時,必須先釐清的有幾件事,一、是居民先在還是工廠先在?二、我們是不是個以人為本的國家。
這兩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我們是不是個以人為本出發的社會。若是如此,在我們討論此事的同時,其實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